光速落地后,“壓艙石”資金安排最值期待 ——科創板配套政策正式稿點評
作者: 時間:2019-03-02 瀏覽:2873 來源:星石投資_14年老牌私募,14座金牛獎獲得者
事件:證監會和上交所3月2日凌晨正式發布科創板相關制度以及配套規則,并自即日起開始實施,中國結算也同步發布了科創板股票登記結算業務細則。
點評:
科創板實施細則的光速落地,彰顯了中國改革決心,其試點的注冊制等創新制度,或將加速走向推廣,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流制度。
我們認為,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未來更需要長期資金作為“壓艙石”,相關制度安排可期。預計三四季度將有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但集中大量申報的概率不大,因此對A股其他板塊的資金分流影響有限,但是必然會沖擊殼資源和垃圾股,大幅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
一、“光速”落地,彰顯中國改革決心
科創板實施細則于2月28日結束征求意見,到3月2日正式發布,可以說是光速落地,進一步超越市場預期,充分彰顯了中國改革決心,將大大提振中國信心。對這塊“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中國自上而下的重視程度也可見一斑。
經過優化,正式發布的科創板相關政策在上市、退市、交易和信息披露等環節做了重大的市場化改革,既參考了成熟市場的經驗,又根據中國科創企業的特點做了差異化的安排,運行成熟后或將統籌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
二、預計三四季度將有企業成功登陸
科創板制度規則的正式落地,意味著上交所今日起將正式開始受理相關企業的上市申請,擬登陸科創板的公司,自今日就可遞交IPO申報材料。根據科創板前期推進的速度以及科創板企業上市的流程來判斷,三四季度預計將會有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
從節奏上,我們認為發生大批量集中申報的概率不大,在2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設立科創板將堅持嚴標準、穩起步的原則,細化安排,完善風險應對預案,形成各市場之間平衡,確保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平穩啟動實施。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科創板有嚴格的相應標準和相應程序,注重市場機制,相信并不會出現大水漫灌的局面。我們認為,科創板對A股其他板塊的資金分流影響有限,但是必然會沖擊殼資源和垃圾股,并大幅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
三、長期資金入市最值期待
科創板的目的是為科技創新服務,其上市企業的商業模式新,技術迭代快,業績波動和經營風險相對較大,尚處于成長的前期階段,對資金周期的訴求更長,需要更多穩健風格的中長線增量資金入市作為市場的壓艙石。
易主席在2.27日發布會上也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協調, 打通社保基金、保險、企業年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入市瓶頸,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預計未來將有資金引入相關的制度安排,為科創板帶來中長期的資金支持。
四、正式稿更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正式文件主要在四個方面進行了明確和優化,使相關規定更加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強化了對未來的指引:
1)紅籌企業上市標準更加明確。實施細則規定,如果滿足兩個條件之一,相關紅籌企業可以在科創板上市:第一、符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8〕21號)規定的;第二、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的尚未在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如果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
2)股份減持制度得到優化。將核心技術人員股份鎖定期從征求意見稿中的3年調整為1年;并且,對于未盈利公司,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減持做了梯度安排。縮短相關股東鎖定期的限制,客觀上有利于提升科創板的流動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股權基金、核心科技人員等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
3)重申信息披露要關注“充分性、一致性、可理解性”等“新三性”,信息披露內容和要求更加明確。實施細則中進一步強調,在發行上市審核中,既要重點關注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還要關注信息披露內容是否充分、一致、可理解。更加強調披露內容是否充分、一致、可理解,有利于改善當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前后矛盾、專業術語橫行的狀況,也算是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
4)明確了在持續督導過程中保薦機構和上市公司之間的職責邊界。正式規則在強化保薦機構持續督導職責的同時,也增加了上市公司對保薦機構持續督導的保障義務。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的,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