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銀行系理財公司獲批開業!資管行業或走向職能分化
作者: 時間:2019-05-23 瀏覽:3561 來源:星石投資_14年老牌私募,14座金牛獎獲得者
資管新規頒布以來的又一里程碑來了!2019年5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宣告理財子公司正式以獨立資管子公司的身份進入資管行業。此前獲批籌建的農行、中行、交行、光大、招行等5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預計2019年年中陸續開業。
資管新規發布一年之際,兩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獲批開業,既是資管新規的重要進展,也是資產管理行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進展。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入局,或將引導資管行業走向職能分化。
理財子公司或將與其他資管機構加強合作,植根零售客戶開發,占據上游優勢成為主要的資產管理委托方;公募基金、大型私募基金依靠自身投研特色主攻客戶,成為資產管理的主要受托方,有助于實現大資管行業的良性競爭與合作。
目前共有30家左右商業銀行籌建銀行理財子公司,包括6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制銀行、13家城商行和2家農商行。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截至2018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合計32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外理財規模達22.04萬億元,這部分資金將逐步整改回歸表內。假設初始入市規模僅5%,則入市資金規模就達1.1萬億元。
(1)發行公私募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或將大幅擠壓通道業務空間
信托、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券商資管及期貨資管等,之前憑借金融牌照優勢,以擔任管理人的方式與銀行合作;而理財子公司可以自己作為管理人,并聘請私募作為投顧直接投資股票,不需要通過以上機構發行產品,這將大幅擠壓通道業務空間。
(2)公募基金的牌照優勢或被稀釋
從業務的角度看,理財子公司的業務與公募基金重合度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牌照相當于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兩者的總和:理財子公司公募理財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不再設立銷售起點,非機構投資者不用首次現場臨柜,同時可以通過第三方渠道代銷;另外,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可以直接投資非標債券,而之前公募基金的非標投資大多通過基金子公司進行。
但是從客戶群體角度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客戶群體風險偏好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因此產品或將更加追求低風險,這與公募基金客戶群體存在一定區別。
因此,銀行公募理財將和公募基金產品逐漸趨同,但短期內難以對公募基金業務形成擠壓。
(3)或將引導資管行業走向職能分化
目前銀行理財規模雖然龐大,但是權益類規模相對較小,而公募基金和一些大型私募基金在證券行業尤其權益類深耕多年,從激勵制度和投研體系上更有優勢。在破剛兌、凈值化轉型的壓力下,理財子公司需要研發更多類型的產品,來填補過去預期收益產品消失的產品空白,而組建優質的投研團隊又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理財子公司或將與其他資管機構加強合作:理財子公司植根零售客戶開發,占據上游優勢成為主要的資產管理委托方,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依靠自身投研特色主攻客戶,成為資產管理的主要受托方,有助于實現大資管行業的良性競爭與合作。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的,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資管新規發布一年之際,兩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獲批開業,既是資管新規的重要進展,也是資產管理行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進展。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入局,或將引導資管行業走向職能分化。
理財子公司或將與其他資管機構加強合作,植根零售客戶開發,占據上游優勢成為主要的資產管理委托方;公募基金、大型私募基金依靠自身投研特色主攻客戶,成為資產管理的主要受托方,有助于實現大資管行業的良性競爭與合作。
目前共有30家左右商業銀行籌建銀行理財子公司,包括6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制銀行、13家城商行和2家農商行。
進一步豐富機構投資者隊伍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截至2018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合計32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外理財規模達22.04萬億元,這部分資金將逐步整改回歸表內。假設初始入市規模僅5%,則入市資金規模就達1.1萬億元。
資管行業競合格局進一步重塑
(1)發行公私募產品直接投資股票,或將大幅擠壓通道業務空間
信托、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券商資管及期貨資管等,之前憑借金融牌照優勢,以擔任管理人的方式與銀行合作;而理財子公司可以自己作為管理人,并聘請私募作為投顧直接投資股票,不需要通過以上機構發行產品,這將大幅擠壓通道業務空間。
(2)公募基金的牌照優勢或被稀釋
從業務的角度看,理財子公司的業務與公募基金重合度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牌照相當于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兩者的總和:理財子公司公募理財可以直接投資股票,不再設立銷售起點,非機構投資者不用首次現場臨柜,同時可以通過第三方渠道代銷;另外,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可以直接投資非標債券,而之前公募基金的非標投資大多通過基金子公司進行。
但是從客戶群體角度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客戶群體風險偏好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因此產品或將更加追求低風險,這與公募基金客戶群體存在一定區別。
因此,銀行公募理財將和公募基金產品逐漸趨同,但短期內難以對公募基金業務形成擠壓。
(3)或將引導資管行業走向職能分化
目前銀行理財規模雖然龐大,但是權益類規模相對較小,而公募基金和一些大型私募基金在證券行業尤其權益類深耕多年,從激勵制度和投研體系上更有優勢。在破剛兌、凈值化轉型的壓力下,理財子公司需要研發更多類型的產品,來填補過去預期收益產品消失的產品空白,而組建優質的投研團隊又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理財子公司或將與其他資管機構加強合作:理財子公司植根零售客戶開發,占據上游優勢成為主要的資產管理委托方,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依靠自身投研特色主攻客戶,成為資產管理的主要受托方,有助于實現大資管行業的良性競爭與合作。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的,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上一篇:經濟落,A股漲,寬松預期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