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在即!特殊之年的兩會,看點有哪些?
作者: 時間:2020-05-22 瀏覽:4510 來源:星石投資_14年老牌私募,14座金牛獎獲得者
明天,全國兩會將拉開序幕,這次在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備受關注。此次兩會將有什么看點?又會如何影響投資?以下是我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1、根據歷史統計,兩會前市場風格更偏成長和主題,兩會后更偏價值。背后的原因在于兩會之前一般政策環境相對比較友好,流動性比較充裕,而且兩會期間也會預期有各種各樣的話題,因此這是一個主題投資比較好的窗口;而兩會后這些環境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從而導致風格會更偏向價值。 2、 對A股來說,一旦大家認識到一個數字統計意義上的規律后,這個規律的有效性應該會顯著下降。
3、目前主流的預期是全年GDP目標可能在2%-3%左右,這就意味著未來三個季度的平均增速在4.5%~6%之間。全年完成這個目標難度不小,因此可能會設置一個比較偏低的目標,甚至有一定概率不太強調GDP這個目標,更重要的在于保就業和保民生。 4、赤字率上調應該是一致預期,關鍵在于提高到什么程度,以此可以對應判斷出對于基建穩增長的力度。 5、兩會的召開本身就說明了疫情已經處于一個可控的范圍,更重要的關注點在于疫情的管控程度會不會進一步放松。對于疫情的判斷會影響到投資的判斷,因為很多行業在疫情中受損,后面需求的恢復跟疫情的管控緊密度非常高。 6、5月20日前后是國內疫情是否經受住考驗的重要觀察時點,因為五一小長假是一個人群相對密集的時間,往后推14天則是5月20日左右。 7、基建毫無疑問是今年需求側擴張的明確方向,不管是新基建還是老基建;重點關注赤字率到什么程度,從而判斷對基建的支持力度有多少。 8、預計地產的表述大概率保持不變:房地產短期內應該會表現相對較好,但“房住不炒”是前提,因此預計對于房地產的政策應該以平穩健康發展為主。 9、要素市場化改革雖然短期影響不大,偏長期看比較重要,意味著我國增長模式的轉變;兩會要關注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政策動向。
10、作為投資的參考,兩會的重要性可能沒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治局會議高,對兩會關注高主要是因為報道多,議題更多關乎民生。 11、政策分析的目的,最終落實到對企業盈利和流動性的判斷上。 12、政策對股市影響是沿著政策→貨幣→信用→經濟增長→通脹這一路徑傳導的,中間每個環節都會對股市產生影響。財政、貨幣政策會影響到貨幣松緊,進而影響信用派生、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之后會進一步攀升出通脹;最后經濟增長和通脹的組合反過來又會影響政策取向,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13、股票的價格是由企業盈利和估值決定的,政策分析的兩個核心要素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直接影響了企業估值層面,財政政策決定了總需求層面的力量強弱,影響了企業盈利。 14、產業政策的分析會影響到更細分的行業趨勢判斷上。
15、我們星石內部對于重磅政策和會議的分析,主要作用在于“類別優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不同組合,或者說是貨幣和信用的不同組合,對應了不同類別的投資機會,使得我們能夠適應各種市場風格。 16、根據政策組合來看,寬貨幣緊信用,非周期最好;寬貨幣寬信用,都好;緊貨幣寬信用,順周期最好;緊貨幣緊信用,都不好。當然這些規律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17、中美關系如果出現惡化,對于市場的沖擊應該是一次性沖擊。因為其實不管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從2018年起就對中美關系的不確定形成了共識,并做好相應準備。 18、現在來看,周期板塊絕對收益的機會應該是比較明顯的。核心指標在于這幾個月社融的連續放量,M1的增速也開始小幅向上,這對于整個周期股是比較利好的信號;但現在大家對疫情的擔憂程度依然較高,所以市場反饋不是特別積極,但隨著后續指標的進一步改善,天量社融對經濟的推動會相對比較顯著,周期的機會也會出現。 19、未來是通縮還是通脹?從現在來看是一個通縮的狀態,未來隨著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在目前天量流動性的支撐下,未來很可能會出現通脹。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的,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預計兩會看點有哪些?
政策如何影響股票投資?
對于星石投資策略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