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快評丨市場迎來反彈,關注兩類資產
3月26日A股普漲。上證綜指漲1.63%,滬深300漲2.27%,創業板指漲3.37%。電氣設備、休閑服務、有色金屬、建筑材料等領漲。
消息面上來看并無重大利好。今日反彈或是節后持續調整下的情緒修復,此前調整較深的高估值板塊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今天也有所表現。
我們認為,隨著核心資產風險釋放、一季報窗口臨近以及北上資金對美債的脫敏,2月下旬以來的調整或已接近尾聲,未來重點關注兩大類資產:
首先,核心資產估值風險已有所釋放,未來核心資產的表現有望分化,真正有業績支撐的可能會重回上行。
自春節后調整至今,代表前期核心資產的茅指數節后估值收縮23%(2.18-3.25)。調整的核心原因是部分高估值、交易擁堵的核心資產對負面消息高度敏感,美債收益率上行壓制全球市場估值只是導火索。由于核心資產權重較高,所以帶動了指數下跌。
其次,在經濟持續復蘇的大背景下,一季報有望強化企業盈利持續改善的邏輯。
隨著披露日期臨近,多個行業都在釋放業績,除了核心資產,前期不受關注的中盤股也中也可以尋找到合適的機會。實際上,今年以來,上漲個股不少,70%以上的上市公司是上漲的,4000多家公司的漲幅中位數6.79%(2.18-3.26),申萬一級行業有一半以上估值還在中位數以下。
再次,美債擾動有所鈍化。
自3月8日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1.59%上升至1.63%,高點達1.74%。但北上資金轉為凈流入380.8億元,顯示逐步脫敏。
基本面上,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恢復還有待時日,因此中期流動性不具備大幅收緊的條件。24日的國常會再度決定把疫情期間的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延期到2021年底,再度顯示“不急轉彎”。
但長端利率仍有上行的壓力,畢竟經濟復蘇和通脹預期上升背景下,資金的需求回升,那么在2019和2020年由估值驅動的那部分行情難以再現。盈利增長將成為核心驅動,對利率更敏感的高估值板塊承壓,而低估值的板塊安全邊際可能會凸顯。
我們重點關注兩類資產:
① 前期受困疫情的可選消費和服務有望迎來反轉。
2020年的疫情對這類公司打擊很大,2021年隨著主要國家的疫苗推出和廣泛接種,需求迎來持續的明顯改善,這類行業最壞的階段或已經過去,隨著疫情的控制和疫苗的普及,相關的需求或迎來爆發,同時隨著通脹的回升,量價齊升有望帶動相關板塊大幅實現景氣改善。
② 受益于經濟復蘇的周期板塊有望享受供需缺口帶來高景氣度。
目前周期行業的整體供給端已經出清,產能利用率都在高位,且過去幾年的資本開支不足,短期新增產能有限,在需求擴張的情況下,供需缺口將有望持續擴大,行業景氣度將持續上行。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