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快評丨經濟數據出爐,2021開局中國經濟如何?
一季度經濟數據同比增速18.3%,環比較2020年四季度增長0.6%,總量上看經濟仍保持了較好的復蘇勢頭。
從結構上看,亮眼的數據不少:例如,本月消費數據超預期,3月份社零當月同比相比1-2月份回升3pct,餐飲收入同比增速回正,增速已經超過去年4季度平均水平;
再如投資端,制造業投資增速3月份同比增速較1-2月也回升了3pct。(注:此處同比增速均為相比2019年的年化增速)。
往后看,內需端制造業、消費去年受疫情沖擊較大,今年有較大的修復空間,同時外需仍保持較高景氣,整體來看經濟向上驅動仍在。
具體分項: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兩年復合增速為6.3%,相比1-2月份的兩年復合增速(3.2%)增長了3.1個百分點,已經高于2020年四季度的平均水平。
目前諸多跡象表明線下消費已經在加快復蘇:3月份餐飲收入兩年復合增速達到0.9%,餐飲月度規模首次高于疫情前水平,此外清明節假期旅游出行人數達到2019年同期的94.5%,電影票房也突破歷史同期最高記錄。
往后看,居民消費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一方面,雖然一季度居民消費支出增速已經由負轉正至3.9%,但是距離2019年同期6.1%還有差距;另一方面,一季度居民儲蓄率仍在40%左右,顯著高于往年同期,預計未來將加速釋放。
本月投資端各分項的兩年復合增速均較1-2月出現修復,但幅度有所分化。
房地產投資方面,3月份地產投資兩年復合增速7.8%,相比于2020年4季度11.6%左右的增速有所下滑,顯示地產在政策壓力下初步出現放緩。
基建投資方面,3月份廣義基建兩年復合增速修復至3%,較1-2月(-0.7%)有所修復。隨著逆周期政策逐步退出,疊加未來將降低政府杠桿,預計基建增速難有作為。
制造業方面,3月制造業投資兩年復合增速修復至-0.35%,較1-2月(僅-3.02%)明顯收窄。目前促進制造業投資恢復的有利因素已經在慢慢積累,預計制造業主動投資仍會繼續增強。一方面,1-2月工業企業利潤兩年平均增速達到了31.2%,企業經營效益逐步增強,同時3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高增,顯示企業資本開支意愿較強。另一方面,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國后續仍會推出不少重大項目,工業產能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但我國產能利用率已處于歷史高位,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和產能增加的預期將推動制造業企業進行主動投資。
2021年3月中國出口(以美元計)同比增長30.6%,兩年合年均增速10.3%,表觀上比1-2月兩年同比邊際放緩,但這其中也有2019年3月份出口超季節性回升的高基數影響。從絕對規模上看,3月份出口金額2411.3億美元,而2017-2019年均在2000億以下,顯示出口仍然強勁。
目前海外經濟正在進入類似于我國去年2-3季度的加速復蘇期,但供給仍未趕上需求復蘇,以美國為例,3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為9.8%,而制造業產出環比增長僅為2.7%,海外需求仍將向我國溢出,預計全球經濟復蘇共振或將成為我國出口的有力支撐。
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1 %,兩年復合增長率為6.2%,略低于1-2月的兩年平均增速8.1%,可能于2019年同期的高基數有關,但環比增長0.60%(2020年11月-2021年2月的工業增加值季調環比分別為0.60%、0.65%、0.66%和0.69%),仍然保持了較好的修復態勢。
從結構上看,出口產業鏈維持高景氣度,電氣機械、通信電子行業增加值兩年復合增速分別為11.2%和11%,在所有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但是下游必需品生產仍然偏弱,例如農副加工、紡織業的兩年復合同比分別增長1.5%和0.8%,處于較低水平。往后看,在外需加快修復,國內消費端持續復蘇的背景下,預計上半年工業生產仍將維持較高景氣。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