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企穩,調結構力度或加大-3季度GDP點評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86762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三季度增長7.8%。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長9.6%,9月份同比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1-9月份同比增長23.3%,9月份同比2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三季度同比增速12.9%,9月份同比增長13.3%;進出口前三季度同比增速7.7%,9月份同比增速3.3%。
三季度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全年完成經濟增長目標無憂。三季度GDP增速7.8%,明顯高于二季度的7.5%,宏觀經濟企穩態勢明顯;工業增加值也傳遞出同樣的信息,7、8、9三個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9.7%、10.4%、10.2%,均遠高于二季度。宏觀經濟在三季度企穩回升主要得益于政府陸續出臺的“穩增長”政策,預計四季度“穩增長”重要性將明顯下降,而“調結構”力度將顯著加大。近期國務院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就已經顯示出了這種政策重點的調整。受此影響GDP增速將稍有回落,但全年完成經濟增長目標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四季度宏觀經濟穩住或小幅回落。政府“穩增長”政策效果立竿見影,但出現了一定副作用——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顯著解決。經濟增長依舊走的是依靠房地產和政府基建投資拉動的老路,中小企業特別小微企業在政府穩增長政策推動的宏觀經濟企穩中受益有限,運營依舊艱難與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境況可謂天壤地別。宏觀經濟的企穩為政府加大“調結構”力度和加快推進改革的步伐提供了基礎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四季度穩增長力度下降,“去產能、去杠桿”為特征的調結構力度加大,宏觀經濟運行難以持續走強。從投資、消費和出口數據來看,宏觀經濟或已經達到階段性頂部。1-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1-8月份回落0.1%,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8月份微降,投資和消費基本保持穩定;9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為負,出口對四季度難以有明顯的拉動。9月份的PMI、用電量、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也顯示宏觀經濟在四季度或將出現小幅回落。
四季度流動性或有收緊可能。9月份CPI同比3.1%,雖然距離3.5%的“上限”尚遠,但通脹上行的壓力已經顯現,明顯壓縮央行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經濟去產能、金融去杠桿的調結構過程需要央行保持流動性在中性偏緊的狀態。通脹壓力和調結構需要使得央行存在進一步收緊流動性的動力。我們認為央行最新表態基本證實了上述判斷,央行表示目前銀行系統流動性充裕,信貸擴張壓力較大,這表明央行不僅無意注入流動性,還有可能收緊流動性應對信貸擴張壓力,而本周四暫停逆回購操作,實現資金單周凈回籠則是央行以實際行動向市場傳達未來收緊流動的可能。
四季度股市需注意風險控制。前三季度GDP增速符合預期,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獲得證實,對A股屬于利好,但已經反應在前期的股指調整之中,對后市難以形成持續影響。宏觀經濟存在的小幅下行可能,央行存在的進一步收緊流動性的可能等對A四季度走勢形成壓制;而造就今年創業板大牛行情的改革預期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失去想象空間屬于利好出盡,可能的IPO重啟也是A股面臨的風險因素。整體而言,四季度A股市場環境復雜,需要關注風險控制。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