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問答丨通脹預期上行,為何市場反而上漲?
為何通脹大幅上行,但市場近期反而上漲?
首先,溫和通脹是不可怕的,是良性經濟的表征。大家之所以現在討論通脹是因為看到PPI數據絕對數值大了,但5月份PPI很可能是局部高點。近期數據體現出來的PPI近期漲幅較大,4月份同比6.8%,3月份同比4.4%,但同比漲幅是偏滯后的一個指標,實際在研究跟蹤中,環比PPI已經開始下行,5月份在政府的措施調控下可能還會下降。所以從生產端角度來看,5月份可能是局部的高點,只不過目前對于PPI的下降速度有分歧。
而且,消費端的CPI水平或者核心CPI水平整體還是比較低的,即便把豬的因素考慮進去,CPI的通脹也并不明顯。現在因為PPI比較高,生產企業會往下游消費去傳導,所以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CPI數據可能會抬升。
其次,政策降溫,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中下游的利潤擠壓是不可持續的。5月12日的國常會關注到了大宗商品價格過快的上漲,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聯袂出手,通過調整漲跌停板幅度、交易保證金水平等政策,為大宗商品市場降溫。從長期來看,上游對中下游的擠壓是不可持續的,待上下游關系梳理完畢之后,又會重新回到正常的需求釋放。
最后,今天公布的4月份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遠沒有達到過熱的階段,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緩解。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2019年相比兩年平均增長4.3%,在有清明小長假的情況下,比3月還放緩(6.3%),因此中國經濟遠沒有達到過熱的階段。4月的高層會議也強調“經濟恢復不均衡”,再提“不急轉彎”,因此對流動性的擔憂緩解,使得市場情緒有一個修正。
大宗商品價格回調,資源品怎么看?
資源品可以分兩個維度去看,一個是全球維度,一個是國內維度。
全球維度的話,從供需來看,目前全球經濟還是在加速擴張階段,需求國需求還在增長,供給國因為疫情原因供給還沒有跟上,所以供需缺口是比較明顯的;從流動性的來看,美國現在最多是有預期通脹,還沒有到實質收緊的階段,所以國際大宗商品二季度三季度應該是在比較高的一個位置。
國內大宗商品也是分兩個角度看。從供需角度看,目前大宗商品供需水平與一季度相比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二季度大宗商品供需并沒有比一季度供需改善;從流動性看,二季度大宗商品金融方面的流動性是比一季度是要強的,名義通脹水平在數字上有所體現,商品的金融屬性和熱情也被帶起來了。所以國內大宗商品大概率高位橫住,金融屬性最近有點沖高,流動性方面可能會存在壓力。
如果看國際大宗商品的話,二三季度可能還可以;如果看國內大宗商品,其價格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波動。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下一篇:星石問答丨成長股反彈可持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