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深度丨《證券時報》直播實錄:現在是順周期的哪個階段?
記者:周媛、陳書玉
來源:券商中國
本文已獲得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授權并標明出處
以下為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采訪紀要:
記者:我看到您去年十月接受訪談時曾表示,接下來要從逆周期成長股轉戰順周期成長股,您能否具體解析一下?
星石投資 方磊:去年上半年全球都在釋放流動性,當時的情況是經濟下行、流動性寬松,這是非常利于非周期成長股的,比如科技類、醫藥類,這類公司不太受經濟影響,同時又受益于流動性寬松帶來的估值擴張。下半年開始,宏觀形勢發生變化,我國貨幣政策邊際小幅收緊,同時我國疫情控制較好、復工復產力度大,經濟觸底回升趨勢很明確,經濟要上行時則要選擇順周期成長股。今年還是延續這個思路,主要關注點是經濟向上的持續時間和持續強度。后續經濟向上趨勢是比較明確的,但有些股票股價已經反應預期,最后還是要看基本面兌現。
記者:順周期成長股指哪些?包括哪些行業?
星石投資 方磊:我們認為長期看,成長能化解一切風險,所以要選成長股。順周期,指經濟周期,分早、中、后期。順周期一開始一般都是政策驅動,早期關注的板塊包括基建、地產、對應的建材,之后會傳導到中期的化工和制造業,制造業景氣了對應估值提升又會傳導到消費,其中可選消費(服裝、餐飲旅游)是后期可以關注的。我們偏好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行業。
記者:您認為現在是順周期的哪個時期?
星石投資 方磊:偏中期,現在大家已經有向好發展的預期,但這是一個需要持續兌現的過程。復蘇是肯定的,只是持續的時間和強度目前有一定分歧,但我們認為現在還是處于經濟上行的一個過程。
記者:資源品商品價格與相關公司股價之間是否存在聯動?
星石投資 方磊:資源品的規律是股價先漲,基本面情況較低的時候,大家預期后期需求會回暖,股價見底后開始上漲,后期預期逐步兌現的時候會出現商品價格上漲,這個過程股價和商品價格同時上漲 ,再往后可能股價不上漲商品價格上漲。但我們認為資源品需求會回升,目前供給格局也比較好,價格會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同時,有些企業還在擴產,可能會出現量價齊升,只要商品價格能夠維持高位震蕩,相關企業的業績就會陸續釋放出來,預計業績釋放以后驅動股價再上漲。
記者:如何判斷有哪些行業是值得投資的?
星石投資 方磊:我們會關注長期驅動因素和中期驅動因素。長期就是看產業發展趨勢,是否有長期競爭力,會在合適的時機投資好的公司;而中期會關注行業內是否有一些突發性的變化,會選擇斜率向上時投資。
記者:你們投資時,對大市值、中市值、小市值公司會不會有特殊的考量?
星石投資 方磊:目前時間點來看,會更側重中等市值公司。隨著經濟上行,前期偏向選穩定性大市值公司,后面可能會轉到中市值公司,再后面小市值公司基本面也會改善,可能彈性也會大一點。
記者:您認為在擇時方面有什么規律可循?
星石投資 方磊: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看,“美林時鐘”是一個指導投資周期的工具。在股票投資中,我們會分為科技、消費、周期三個類別去看,經濟景氣時會偏向受益于經濟上行的周期和消費,經濟低迷但流動性好的時候會偏向科技。復蘇、過熱、滯脹、衰退階段我們都有研究,根據歷史情況來看,復蘇階段大部分行業都有不錯表現,其中傳統行業會更好;過熱階段大宗商品類、可選消費、保險等表現更好。不過2007年以來,經濟周期并沒有走的很順暢,有時可能沒有出現滯脹,直接從過熱過渡到衰退,具體還要根據宏觀自上而下判斷。
記者:各個行業怎樣的估值才算合理?
星石投資 方磊:成長性好的行業一般都會對應高估值。我們會關注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PEG低的企業性價比高,合理的值是1-2倍。很多還在初始期、快速發展的行業,包括很多科創板上市公司,不能只看PE,要有綜合的估值方法。
記者:一個行業的龍頭公司發生了變化,是不是代表整個行業投資機會較少?您是否認同?
星石投資 方磊:一個行業中的龍頭公司突然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我們是比較中性地看待。一般來講龍頭公司對整個行業的理解會更深刻,會預先做一些前瞻判斷,有的時候一些舉動外界不理解,但是若干年后可能會認可幸好做了這樣的變化。
從投資角度看,龍頭公司進行調整,我們要判斷,需要多少時間,以及我們能不能看懂其調整成功的概率。我們目前還是持續觀察的階段,如果股價反應比較充分,我們可能會偏向信任龍頭公司。
記者: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刷屏,說有一家3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去路演被基金公司拒絕,說因為市值小,都無法容納大資金進出,對于這一現象您怎么看?您覺得小市值公司的機會還能看好嗎?
星石投資 方磊:關注是沒有問題的,很多大的公司在早期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大的市值。目前中國經濟還在持續增長,但其實龍頭公司還不算多,未來會涌現更多行業的龍頭,這些可能就是從現在的小市值公司中出來的。我們不會不看小公司,但不可否認,現在上市速度比較快,小公司越來越多,對研究能力要求更高。小市值公司體量小,防風險能力弱,可能波動會比較大,這就要做好研究,明確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考察公司質地、競爭力、管理層,如果研究到位,也可以陪伴其成為大公司。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