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快評丨創業板大跌,關注兩個問題
今日A股波動較大,上證綜指跌1.07%,滬深300跌1.67%,創業板尾盤跌幅擴大至4.18%。前期漲幅過大的新能源車、有色金屬等板塊領跌,顯示此前博弈資金在獲利了結,或是擔心美聯儲即將出爐的6月FOMC決議釋放縮減QE信號,也說明短期靠維穩預期來支撐的市場韌性不足。
在盈利與流動性賽跑的背景下,2021年的投資比過去兩年純靠流動性驅動的行情更需要耐心,做短期交易不如把握長期邏輯上,疫情總會過去,之前受損的行業復蘇是明確的,當前仍處在長周期的底部區間內。
波動原因或在于博弈資金撤出
創業板領跌,或是前期博弈再寬松邏輯和維穩行情的資金在提前撤出。過去的一個月里(5.10-6.10),創業板漲12.83%,申萬汽車漲13.08%,電氣設備漲10.68%,如今臨近百年窗口,且美聯儲6月FOMC決議即將出爐,在5月美國CPI高達5%的情況下,這次可能會釋放縮減購債時間點的信號,引發資產動蕩擔憂,因此A股資金也有所流出,昨夜美股也是全線收跌。
有色金屬受新能源板塊拖累和近期拋儲消息影響,加上本身也進入高位波動期,因此跌幅較大。
創業板的領跌,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短期維穩行情支撐的市場,不具備韌性,二是市場此前雖然在經濟分歧下熱情交易流動性再寬松的邏輯,但對此信心并不充分。
我們認為,2021年,在貨幣寬松邏輯不再的情況下,本身投資難度較大,非常需要耐心,現階段更是如此。在短期沒有主線的情況下,圍繞短期因素做交易要承受的波動較大,不如把握長期邏輯。
我們還是堅信,疫情總會過去,之前受損的行業復蘇是明確的,當前仍處在長周期底部區間內。
16日公布的5月經濟數據顯示,制造業投資在繼4月翻正后、5月呈現加速(兩年平均增速由1-4月份下降轉為增長0.6%),說明企業對未來需求和盈利信心較強,敢于增加資本開支。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速仍然維持在高位。
消費此前似乎沒有起色,但數據顯示其改善的方向是明確的。5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6.6%,較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5月社零兩年復核增速3.0%,好于4月的2.6%。
因此,寬貨幣的邏輯不可持續,關注低估值的、受益于經濟修復、盈利增長明確的行業和公司,它們大概率會出現基本面的反轉。此外,經歷了前期成長股、核心資產的反彈,A股估值的分化偏離度較大,回歸動力越來越強。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