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問答丨科技股行情還會持續多久?
01
科技股行情還會持續多久?
自3月下旬以來,受流動性寬松預期影響,成長股風格明顯占優,創業板指漲23%,大幅領先于滬深300和上證綜指。而以可選消費、交運、化工、有色等為代表的順周期則表現黯淡。很多人認為當前處于2013年的創業板牛市初期。
我們認為,長期A股大概率會有像美股FAANG一樣、能夠誕生穿越互聯網泡沫、十年十倍的大牛股。但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過去幾輪科技牛市來看,這一過程最需要的驅動因素是殺手級的技術應用、持續的政策催化和寬松流動性,這一過程中也要經歷泡沫、失落、分化和高淘汰率。(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后,有的IT巨頭15年才重回股價高位,有的不到5年就修復并高速上漲)。因此對于科技股的配置,應把握好配置節奏比例。
從當前階段來看,支撐成長股的邏輯主要是流動性再寬松的預期和一些短期的消息面因素,這或許難以持續。接下來順周期資產基本面確定性更高,其中占據產業鏈優勢地位、低估值的公司還會持續受益。
從經濟數據來看,雖然沒有躍升性的、超預期的改善,但是經濟往擴張方向去,這一趨勢是明確的。
兩個我們較為關注的指標——制造業投資和消費,數據較為積極,一個加速改善,一個持續恢復,會對經濟構成持續的向上的支持:
制造業投資自4月轉正后,5月開始加速,兩年平均增速為3.7%(4月3.4%),消費雖然偏慢,但恢復一直在持續,兩年平均增速為4.5%,略高于4月的4.3%,前期恢復較慢的鄉村消費,改善速度在加快。此外,在GDP中占比較高的服務業,5月繼續修復,服務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增長6.6%,兩年平均增速較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也預示著消費的改善。
所以對于經濟,現在是一個各說各話的階段,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信號證明經濟的方向或通脹的方向。但越是這個時候,就要堅持對長期經濟和政策方向的看法。
如果順周期方向的盈利可以持續,當前對兩類機會的預期差會越來越大,最終就會發生回歸,這可能需要時間來驗證。
02
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聲明釋放了什么投資信號?
美聯儲釋放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信號,對通脹的預期上調幅度較大,所以加息的動作也會比之前更快。關于縮減QE,邏輯上講美國的經濟其實不差,再刺激的必要性其實不強,縮表遲早會來,從寬松到邊際收緊對資本市場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在此背景下,我們更加重視盈利驅動,關注明確受益于經濟復蘇、盈利彈性好的公司。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