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快評丨全面降準,流動性寬松拐點來了嗎?
本次雖然是全面降準,但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變。
根據央行就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答記者問,從資金釋放的目的來看,本次降準是為了“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和“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這與國常會上的觀點一致,也延續了央行貨幣政策例會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的態度。雖然今年整體經濟保持小幅穩步修復,但仍處于K型復蘇狀態,疫情以來中小微企業的景氣度并未完全得到改善,尤其是近期上游大宗商品漲價的影響下,中小微企業成本端壓力較大。通過降準的方式來緩解小微企業資金成本端的壓力,有助于小微企業的修復,也有助于我國經濟更加均衡的修復。
下半年每月MLF都有較大的到期量,相比之下本次的資金釋放并不大,流動性是否較寬還要觀察后續MLF續作的情況。從釋放資金的使用方向上來看,一部分資金可能與2018年4月和10月類似被用來置換到期MLF。7月15日MLF到期較6月擴大2倍至4000億元,下半年MLF整體到期量更是高達41500億元。此外,七月下旬將迎來繳稅高峰,一般會產生較大的流動性缺口,如果央行7月沒有續作MLF,那么本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將遠不足1萬億元。
總的來看,此次降準并非“大水漫灌”,降準進一步明確了央行不會因為PPI高位徘徊而收緊貨幣政策,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同時,降準將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以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助力經濟更好的修復。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