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meter></meter><listing id="ud4tc"></listing><del id="ud4tc"></del>
<strong id="ud4tc"></strong>

      1. <optgroup id="ud4tc"><samp id="ud4tc"><dl id="ud4tc"></dl></samp></optgroup>
        <delect id="ud4tc"><p id="ud4tc"></p></delect>
          星石快評

          新股發行,成長股獨領風騷

          作者:    時間:2014-12-19    瀏覽:8090    來源:星石投資_14年老牌私募,14座金牛獎獲得者

          2013年11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12月13日證監會發布修訂版《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滬深交易所和中登公司也發布《新股申購指南》等配套文件,本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我們認為,本次新股發行制度最大影響在于成長股的供給將成倍增加。


          一、公司上市與否,投行說了算


          本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就是將原有的“實質性審核”轉為“形式性審核”。《意見》第一條第三款指出“發行審核委員會依法對發行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內容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核,不對發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做出判斷”。《意見》第一條第四款規定“證監會自受理證券發行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作出核準、中止審核、終止審核、不予核準的決定。”這就意味著,證監會對股票的審核受理至作出最終核準的時間有了硬性規定,且時間縮短至三個月,證監會將不再主動的控制股票發行節奏。同時,在本次新股制度改革后,新股的定價、發行方式的選擇、發行時機的選擇、配售的選擇等統統都落到了投行身上。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發與不發,投行說了算!


          二、投行等若扯了謊,證監會嚴追責任


          本次改革另一個證監會由事先審核轉為事后嚴格追責。本次改革后,新股發行的實質決定權將歸于市場,監管的重心變為避免業績造假,和追究不真實的信息披露的提供者。只有提高違規成本,才能從制度上解決造假問題。本次改革構建問責機制,加強了對投行、發行人和中介結構的約束。


          《意見》第二條“強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等責任主體的誠信義務”、第五條“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切實維護“三公”原則”大段篇幅詳細規定了發行人控股股東、持有發行人股份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新股發行中的責任。比如造假的公司將被稽查立案,確認后3年不得上市,且追究中介機構及當事人的責任。因不實的信息披露導致投資者損失的,將賠償投資者。


          三、發行什么類型的股票,投資者說了算


          在企業上市過程中,推薦權屬于投行等中介機構,但投行等中介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改變了,原來投行的所有運作都圍繞證監會發審委進行,在選擇推薦上市公司的時候,企業是否有國企背景、是否有地方政府做后盾等等,是投行主要考慮的因素。在這種思維邏輯下,傳統制造業、或者過剩行業的企業也有很多優先上市。


          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后,投行對上市公司的篩選將主要考慮市場接受度的問題。這意味著,未來投行的運作,將主要圍繞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進行。


          據統計目前我國擁有保薦資格的投行共有79家,且這一數字還在增加之中。每家投行推薦的上市公司數量也不小,以擅長小股票的國信證券和平安證券為例,在發行高峰期年份,每家每年推薦的股票在30只左右。因此,投行之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推薦的企業能否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將直接決定企業是否能上市。投行需要和主流投資者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選取推薦標的時更加重視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的意見,增加對機構投資者的推介活動等。以目前為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正在進行,符合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科技、文化、醫藥、環保等創新型企業相較于產能過剩嚴重的鋼鐵、水泥等傳統企業更受投資者喜歡,投行自然將前者列為推薦重點。


          另外,在本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也受到高度重視。例如在網上市值配售中,網上網下回撥比例增加到40%;同時參與網上市值配售的門檻顯著降低,根據新規持有1萬元市值即可申購1000股市值網上發行量。網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應優先向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配售。


          從這個角度看,投行推什么股票,投資者說了算!


          四、預計未來IPO以成長股為主。


          從目前估值的情況來看,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估值最高。成長股與周期股的估值差,已經達到并超過了驚人的8:1,因此,成長股已經成為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投資者的最愛。


          而投行,對這點也非常清楚。目前,760家等待上市的企業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合計582家,占76.6%,在已過會的86家企業中創業板和中小板企業有76家,占88%。


          我相信,隨著新股發行的重新開閘,市場化的倒逼下,成長股供給占比還會繼續增加。

           

          當然,這也許伴隨著目前成長股的估值中樞的下移,但也意味著投資者們對于自己喜愛股票的選擇面也更寬更廣。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meter></meter><listing id="ud4tc"></listing><del id="ud4tc"></del>
          <strong id="ud4tc"></strong>

            1. <optgroup id="ud4tc"><samp id="ud4tc"><dl id="ud4tc"></dl></samp></optgroup>
              <delect id="ud4tc"><p id="ud4tc"></p></delect>
                blued视频免费观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