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深度丨跨年行情將至,消費板塊或持續受益
從歷史數據來看,A股市場每年都存在“跨年行情”。跨年行情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啟動時間不定,并非簡單的始于元旦或春節。隨著市場風險因素邊際改善,今年跨年行情或即將拉開序幕,各個類別的資產均有望迎來更好的投資機會。
我們更加關注跨年行情中消費板塊的表現和持續性。10月經濟數據再次確定了消費中長期修復的方向,市場關于消費的預期也在好轉。
01
跨年行情開啟
目前A股市場處于經濟增長壓力較大、跨周期穩增長政策待發力、業績真空期的環境,向后看市場風險因素出現邊際改善,跨年行情即將拉開序幕,各個類別的資產都會比之前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資料來源:Wind
第二,從流動性來看,信用有望企穩,貨幣政策預計將繼續保持溫和。10月金融數據呈現出持續改善趨勢,社融同比增速結束了之前連續下行趨勢,在10%附近初步企穩。雖然10月降準預期落空,但從貨幣指標來看M2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且力度有所加大,顯現出當前貨幣政策中性偏寬。在央行靈活運用MLF和OMO等結構性工具的背景下,預計宏觀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
第三,市場關于穩增長政策的預期也在不斷升溫。一方面,年底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政策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加碼;另一方面,今年財政支出節奏較慢,明年財政前置概率較大,基建對經濟的托底作用或逐步顯現。
此外,中美關系的緩和也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今年9月以來中美雙方在經貿、氣候上的交流日漸頻繁,11月16日兩國元首會晤更是加強了中美關系邊際緩和的預期,A股市場或受益于這一預期帶來的風險偏好提升。
02
消費漸起,有望在跨年行情中保持
10月經濟數據再次確認了消費中長期持續修復的趨勢。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兩年復合增速為4.6%,超出市場預期。雖然10月局部地區出現疫情,但從社零環比來看,消費對疫情出現脫敏現象。10月社零環比增加0.43%,而今年同樣受局部疫情影響的7月社零環比增速為負,或暗示局部疫情對消費的壓制有漸次緩解的跡象。
向后看,預計市場對于消費板塊的預期將有所改善,在絕對景氣度和相對景氣度均有改善的情況下,消費行情有望持續。
首先,PPI二次探頂,PPI-CPI剪刀差有望收斂,消費盈利或將改善。我們預計PPI已經于10月份見頂,下游消費企業的成本壓力將有所緩解。隨著消費延續修復,消費品價格也有望溫和上漲。目前部分下游消費企業發布漲價公告,表明價格上漲已經開始向下游傳導。同時,PPI快速上漲壓力緩解、CPI維持溫和上漲的環境也為后續需求端政策實施留出空間。
第二,消費修復仍在繼續,且修復空間和潛在勢能較大。
一方面,今年以來居民就業和收入的恢復好于消費,后續消費仍有待放勢能。長期視角下居民消費的核心因素是收入,疫情前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性支出的關系也符合這一長期規律。2020年疫情爆發后,國內居民收入支出增速差跳升至歷史新高,雖然隨著整體疫情緩解有所回落,但今年3季度2.26%的增速差仍處于歷史高位,目前仍有積攢待釋放的消費勢能。
今年以來在國內多項保就業政策的支持下,居民就業情況持續改善。10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已經恢復至正常區間。低收入人群的就業和收入情況也在好轉。今年3季度我國農村外出務工人口總量恢復至疫情前,月均收入兩年平均增速為6.2%,收入增速繼續向疫情前回歸。
相比之下,消費的恢復程度明顯弱于居民收入和就業的恢復程度,主要原因可能是疫情對消費場景的約束仍在。今年2月和8月局部疫情影響較大,消費數據表現偏弱。后續在全民接種加強針、新冠特效藥有望問世的背景下,疫情形勢將好于前期,對消費的壓制有望繼續減輕,有利于消費穩定修復。
資料來源:Wind
另一方面,消費或成為政策調節的關注重點。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出口韌性超預期、制造業投資加速、消費緩慢修復的特點。拉長時間看,出口對經濟的拉動力或將回歸至正常態,轉型訴求下政策重心或逐步轉到消費上。
10月24日新華社文章《十問中國經濟》中表示,“未來,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將持續落地:進一步穩定和提振大宗消費,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加大農村市場開拓力度,促進餐飲市場更快更好恢復,促進新型消費加快發展;”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