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還是“改革”?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今天,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這是總理在兩會期間的首次“權威發聲”,勾勒出全年的施政線路圖,其中經濟預期目標、政策調控取向以及工作部署中與去年的變化對于把握今年經濟趨勢和政策導向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摘取其要點解讀一二。
其中要點:
1、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
2、將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而是增加有效供給,釋放潛在需求。
3、要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
我們認為,這三個要點不能拆分開來單獨看,而是要結合起來看,前兩條主要起到的作用是穩定大眾預期,語氣上和去年的說法比較類似,尤其是GDP的預期目標,和去年完全一樣。最后一條突出的是改革,強調的是2014年的全年工作重點,語氣上完全不同,用“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等政府工作報告中很少出現詞匯來形容對改革的態度。因此,我們判斷,2014年,政府目標重在改革,GDP將退居二線。
政府工作報告中淡化增長速度、追求質量,以實現無后遺癥的經濟增速。中央經濟會議提出了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我們理解,這就是說,今后政府將不再唯GDP論了,新政府的首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GDP增速目標7.5%并不再是必須上下死保的目標了,而更多的是窗口指導性質。未來,全面深化改革將是政府的最重要工作目標,在今年,政策制定和執行時,就業率可能會部分取代GDP的位置成為考量經濟底線的新標尺。
對于2014年A股市場來說,這無疑給我們傳遞了一個鮮明的信號,那就是2014年中國經濟主基調非常明確,那就是排除萬難深化改革,結構調整壓倒一切。因此,我們判斷,2014年將延續2013年的結構性行情,依舊是成長股的天下。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改革的縱深推進,不同股票成長性的分化將是今年難以回避的重要命題。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