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問答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哪些重要信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哪些重要信號?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對2022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我們認為,“穩字當頭”下,當前遇到的經濟問題將會于2022年得到改善。
首先,會議釋放了較強穩增長信號。從通稿用詞來看,全文共有25個“穩”字,“穩”是最為突出的關鍵詞。會議延續了12月6日高層會議中“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政策基調,除“六保六穩”外,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逆周期”,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進一步確定了穩增長的政策基調。
第二,穩增長政策將繼續發力,低迷預期有望改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表明“穩增長”已經具有必要性,為政策發力確定了基本面背景。會議新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的表述,預計后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將雙管齊下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財政方面發力方向更加明確。一方面,會議指出“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程”、“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2021年跨周期調節背景下,今年財政支出具有一定的“蓄力”特征,明年財政支出具有資金支持,十四五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可能提前。另一方面,會議提出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濟薄弱環節進一步強化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中偏松的狀態。“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表述未變,表明2022年貨幣政策的總體基調仍穩中偏松。從方向上來看,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仍是結構性寬信用的重點方向。此外,微觀政策將聚焦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由于市場主體承載著居民就業,市場主體信心的提振有益于內需的增加和經濟的穩定增長。
對于權益市場而言,此次經濟工作會議也傳達出積極信號。長期來看,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表明股票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A股長線資金入市的大邏輯有所強化,居民資產持續入市是大勢所趨。中短期來看,穩增長預期加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行業景氣度將出現好轉,股票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也將增加,價值風格可能占優,消費板塊有望迎來價值回歸。此外,從近期資金動向來看,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也與國內經濟預期轉好有關。
如何看待美國CPI再創新高?
數據來源:Wind
資料來源:海通證券
此次CPI讀數雖高,但海外投資者已經有所預期。通脹數據公布后的資產價格也體現了這一點,美國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分別上漲0.6%、0.73%、0.95%,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由1.505%下行至1.49%。
向后看,美國通脹短期壓力仍大,可能促使美聯儲加快Taper進程。在供應鏈瓶頸仍未解決、就業市場存在剛性缺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短期美國通脹仍有進一步上行的可能。由于通脹仍是當前美國經濟的核心矛盾,持續走高的通脹可能對美聯儲形成較大壓力,預計Taper進程將加速,但加息節奏仍需進一步觀察。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