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快評丨美聯儲鷹派程度未超預期,無需擔憂中美政策錯位
北京時間12月16日,美聯儲公布了12月議息會議決議。整體來看,雖然此次會議表態鷹派氣息較重,但由于前期鮑威爾等官員已經釋放政策轉向信號,鷹派程度并未超出市場預期。會后市場反應也較為積極,美股三大指數均收漲。
與11月相比,本次會議表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Taper節奏加快。鑒于通貨膨脹的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改善,自2022年1月起美聯儲將每月縮減購買的規模由150億美元增加至300億美元,即每月減少購買2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量和100億美元的MBS購買量。同時美聯儲表示“每個月類似的凈資產購買步伐的減少可能是適當的”,按照這一節奏推算,美聯儲將于明年3月正式結束Taper。
圖:美聯儲每月資產購買計劃規模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虛線部分為預測值
(2)點陣圖顯示明年可能出現多次加息。12月點陣圖顯示所有委員均同意明年開始加息,18名委員中有10名認為將于2022年加息3次,較9月點陣圖出現明顯增加。因此,2022年利率預測中值也由0.3%上升至0.9%。

資料來源:美聯儲
(3)會后聲明刪除了“暫時性”通脹和“允許通脹在一段時間內高于2%”的表述,認為通脹水平的上升是由“供需失衡”導致的。同時,對明年的通脹水平和GDP增速進行了上調。12月經濟預測中,預期2021、2022年和2023年PCE分別為5.3%、2.6%和2.3%,較9月預期分別上調1.1、0.4和0.1個百分點;預期2022年美國GDP增速為4.0%,較9月小幅上調0.2個百分點。
(4)發布會上,鮑威爾表示:Taper和加息不會同時進行,但在縮減結束和開始加息之間的間隔將比上個周期更短;通脹已經高于目標,美聯儲可能會在實現充分就業前加息。
我們認為通脹水平高企是美聯儲加快Taper的主要原因。會后鮑威爾表示不會在Taper結束前加息但可能會在充分就業實現前加息,表明相比就業恢復通脹快速上升帶來的政策壓力可能更大。目前美聯儲可能希望通過加快Taper進行預期管理,以防形成通脹預期的自我實現。
向后看,美國貨幣政策將在明年保持邊際收緊的狀態,但目前較為確定的是2022年一季度美聯儲大概率不會加息,也為我國貨幣政策提供了寬松窗口。
預計2022年中美貨幣政策會出現背離,這主要是由經濟周期的背離導致的。向后看,通脹壓力下美聯儲將繼續邊際收緊貨幣政策,但對國內政策制定的掣肘不大。一方面,我國貨幣政策在疫情后較快的回歸正常化,整體節奏仍領先于美聯儲;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可以吸收海外貨幣政策的變化,2020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較多也為國內政策自主性留出空間。預計我國政策制定將繼續“以我為主”,政策重心主要在經濟增長上,貨幣政策將保持穩中偏松。

資料來源:Wind
我們認為無需過多擔憂兩國經濟、政策周期的錯位,A股市場的表現主要仍以國內基本面為主,外部擾動的影響不大。在國內政策基調偏暖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將有越來越多的行業景氣度出現好轉,國內經濟基本面也逐漸向好,A股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將層出不窮,今年以來關注度較低的消費板塊在明年也大概率會出現不錯的表現。如果后續疫情的影響繼續減弱,居民潛在消費需求釋放帶來的消費企業盈利改善可能會超出預期。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