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meter></meter><listing id="ud4tc"></listing><del id="ud4tc"></del>
<strong id="ud4tc"></strong>

      1. <optgroup id="ud4tc"><samp id="ud4tc"><dl id="ud4tc"></dl></samp></optgroup>
        <delect id="ud4tc"><p id="ud4tc"></p></delect>
          星石問答

          基金經理窗口丨美聯儲加息落地,A股怎么看?

          作者:    時間:2022-08-01    瀏覽:1767    來源:星石投資_15年老牌私募,14座金牛獎獲得者

          關于「基金經理窗口」

          星石投資《基金經理窗口》合作伙伴直播欄目自2019年開播以來成功舉辦了70余期,每雙周四晚五點半準時與合作伙伴線上直播交流。

          星石投資全行業基金經理針對近期的市場熱點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及時傳達最新的投資策略和投資思考,同時針對合作伙伴的各類問題統一答疑。

          星石為您整理了本期精彩問答供您參閱。

          直播時間:2022年7月28日

          主題:《美聯儲加息落地,A股怎么看?》

          本期主講萬凱航?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高級基金經理、首席投資官?

          ?


          01
          宏觀部分



          市場猜測這是不是美聯儲年內最大的一次加息,未來美聯儲的緊縮程度還會加強嗎

          觀點加息的加速度已經到頂,但這輪加息還沒有結束,市場預期明年降息出現的概率不大

          我們認為加息的加速度應該是達到最大值了,今年150bp275bp的加息已經是80年代后加息最快的一次了。目前市場的預期是9月加息50bp11月和12月分別加息25bp,今年年末大概加息到3.5%的利率水平,較之前3.75%-4%的水平已經有所回落。顯然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和通脹數據帶動了加息預期的緩解,所以從加息速度來看應該是在放緩的。目前我們判斷今年全年應該是會看到加息追趕通脹到達一個頂部,但是達到頂部并不意味著會降息,因此市場目前預期的20238月出現降息的概率并不大。

          目前美國通脹9.1%,名義利率2.25%,意味著實際利率還是負7%左右。只有當通脹回落至4%左右,名義利率也上升至4%左右,實際利率才會回到零以上。因此,至少到明年年中,美國大概率還是維持負的實際利率。

          要把通脹打下來不是簡單加息可以做到的,還有供給端的因素。目前來看美國勞動力較為緊張,勞動力的供給可能很難增加。從全球的制造業來看,除了中國,大部分制造國(德國、日本)都是受制于能源供給不足的,所以這些國家的供給釋放沒有多大的彈性。目前能做的只能是降低需求,經濟下行帶動通脹下行,否則的話可能只是同比意義上的數據下行。所以我們很確定的一點就是這一輪加息肯定沒有結束。

          目前通脹高企和緊縮加速從居民端和企業端兩端打擊需求。通脹壓制了居民的消費傾向,高通脹下居民可選消費可能就少一些,必選消費可能就多一些。同時,利率上升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企業的投資會有所減少。從這個意義上看,美國衰退還沒開始,加息可能會在年底到頂,但美聯儲可能并不急于降息。


          目前美國經濟怎么樣?下半年美國經濟大致會怎么走呢?

          觀點美國經濟比大家想象的要強,主要是流動性回流支撐需求的原因經濟快速下行可能出現在四季度,但不一定率先在美國出現。

          今年的美國經濟實際上比大家想象的要強一些,還是比較堅挺的。在這一輪西方國家的加息周期中,美國的競爭優勢帶動全球流動性回流至美國,對美國的需求有一定支撐,對美國制造業的投資也有一定支撐。

          目前美國的勞動力還是比較緊張,沒有改善的跡象。從經濟指標來看,經濟走弱的速度不快。持續加息、通脹高企、疊加縮表,必然會導致整個經濟下行。但經濟下行并不一定在美國率先出現,可能在歐洲更快的出現。我們判斷在今年四季度海外經濟下行會加快。


          海外衰退
          對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觀點:全年外需向下,出口拉動項在于能源產品的出口。投資上我們可能更應該關注內需。

          2020年非常規貨幣寬松、擴表和零利率政策,帶動過去兩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都很景氣。這些出口中存在著超常規出口,這些超常規出口在歐美經濟下行的環境下大概率是要下滑的,尤其是可選消費的出口,例如白電、黑電和消費電子。由于需求旺盛、俄烏沖突,今年能源價格偏高,因此今年出口的拉動項在于能源的出口,表現在新能源相關設備。整體外需是向下的,出口景氣度偏高的還是在能源方面的產品上。由于全年外需向下,在投資方面我們可能更需要關注內需。


          怎么看國內下半年經濟和潛在風險?

          觀點:目前國內地產風險可控,對于經濟增速的絕對值水平可能沒有必要爭論。

          從整體來看,地產風險對于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不大。但問題在于新房的流動性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大家對民營企業開發商的信心越來越不足的話,那么居民購房時會選擇避開民營企業,選擇國有企業。目前土地市場上基本只有國有企業參與,民營企業基本都不參與。如果民營企業的新房賣不動,可能會導致債務問題陸續暴露。也就是說,由于居民對新房的信心缺失造成了新房的流動性問題,而流動性問題帶來的影響要更顯著更突出。民營企業自身現金流問題可能會導致遠期新房供給不足。同時居民可能集中交易二手房,或者短期放棄購房。目前地產一年下滑10%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下滑幅度達到30%-40%是難以接受的,可能會對整個經濟造成較大影響。

          目前看國內地產風險是可控的,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且已經開始著手處理。7月底中央高層會議也表示要壓實地方政府權責、保交樓。如果保交付的話,市場對于新房的信心應該還是比較足的。從數據上看,目前全國市面上新房和二手房在一線二線城市還是倒掛的,所以新房市場還是比較熱的。但地產低迷可能會延緩經濟恢復,體現為國內經濟可能比預期的要弱。

          今年6月經濟數據比較強,居民消費回補、耐用消費品和投資端都比較強。但7月高頻數據顯示,除政策刺激的領域(例如汽車)還是維持非常高的景氣度外,大部分領域恢復速度有所回落。我們預計今年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5%左右,屬于正常回補,大家對于經濟的強弱可能并沒有更大的預期差。我們認為也沒有必要爭論經濟增速的絕對值水平,就像中央高層會議說的那樣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下半年國內C
          PI走勢是怎么樣的?國內貨幣政策空間還有多大?

          觀點:通脹上行有三個動力:一是豬周期;二是能源價格的滯后傳導;三是海外通脹的倒灌。貨幣政策可能會兼顧防通脹,目前流動性還是保持合理寬裕的。

          從宏觀意義上看,今年7CPI可能就會破3CPI上行可能會一直持續到明年春節。可能CPI高點在今年的四季度,但到明年春節通脹可能都不會掉下來。

          通脹上行有三個動力:一是豬周期;二是能源價格的滯后傳導;三是海外通脹的倒灌。對于歐美國家,今年通脹更多表現的是能源方面的價格,明年通脹更多將體現在食品方面,因為今年烏克蘭那邊的食品供應是受限的,農業的生產也是受阻的,將傳導至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海外通脹高企對國內有倒灌風險,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還是存在的。在三個動力的推動下,國內通脹趨勢上行還是比較明確的。

          到了7月份,國常會和中央高層會議都已經有一點防通脹的表述。防通脹有兩個解決方案:一是保障供給,增加供給是能做到的,但只能階段性緩解上行壓力,只是短期的行為;二是貨幣政策,今年6M1增速達到11.4%,社融增速達到10.6%,我們預計這輪M1的高點可能就在今年67月出現。貨幣政策受制于防通脹的需求,不太可能更多的寬松。目前流動性還是保持合理寬裕的,市場回購利率仍低于政策利率,因此也沒必要進一步釋放流動性。從趨勢來看,防通脹會是貨幣政策轉向的觀察期。整體流動性可能不會變得更好,無論是量還是價,畢竟通脹在上行,全球利率也在上行。


          02

          市場研判部分



          賽道股有沒有調整的風險?

          觀點:短期看上去很熱鬧,其實部分標的的長期風險是越來越大的。

          5月、6月還有相對主線,主流核心賽道股沿著基本面走,沿著可預期的高景氣度去估值回歸。到了7月中下旬,上漲開始擴散。核心賽道股標的定價已經很充分了,核心標的不在上漲,市場開始尋找題材股和擴散股,其中題材股比較像主題投資。

          我個人認為7月中下旬的擴散已經結束了,完全擴散后的風險是很大的。核心標的的定價已經不便宜或者偏高了,沒有任何安全邊際了。擴散到虛無縹緲的小盤股相當于是在積累風險。這些標的可能短期看上去很熱鬧,其實長期風險是越來越大的。

          這種炒作放大是很常見的,例如2019年炒5G概念,2015年炒互聯網+概念。那么現在就是炒新能源的概念。這些小公司從長期看實際價值有限,目前上漲更多的是階段性流動性過剩導致的,是找不到合適標的下的市場自發行為,不適合去追高。

          ?

          后續消費類別的投資機會在哪里?

          觀點:堅持看好有定價權的消費類資產。

          消費本身的回暖是偏慢的,是滯后于經濟的。那么我們投資的消費行業可能和整個經濟活動、居民的活動、物流人流更加相關,比如快遞航空。這類消費并不依賴于經濟要有多強、恢復動力有多大,只要限制稍微少一些,活動自然就會恢復,我們認為后續限制只會越來越優化。目前供需差是存在的,供給是不斷出清的,需求也在不斷好轉。

          從類別比較和行業比較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看好有定價權的消費類資產。

          周期行業可能還需要等待。我們認為整個宏觀經濟不強,全球經濟下行,整個地產周期向下的動能趨勢還是很明確,所以國內地產竣工開工、全球可選消費品帶動的原材料消費,可能都是在向下走的。所以周期類別的投資更多的是跌出了價值,也就是說估值便宜。但周期股估值便宜并不是投資價值所在,如果景氣度下行,估值也可以變得很貴。雖然這次周期行業的供給端更好一些,但并不妨礙趨勢下行。

          科技股經過近一個季度的反彈,反彈幅度已經很大了,目前更需要選取個股。從長遠來看,目前科技股估值沒有什么安全邊際,科技類別的性價比并不強。

          由于消費類別定價相對合理,基本沒有泡沫,還可以等待基本面好轉的慢慢兌現,相較而言安全邊際更高。


          【基金經理窗口】于每雙周四下午17:30直播

          掃碼關注“星石內參”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看

          IMG_256

          ?

          ?

          風險提示

          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 id="ud4tc"></meter></meter></meter><listing id="ud4tc"></listing><del id="ud4tc"></del>
          <strong id="ud4tc"></strong>

            1. <optgroup id="ud4tc"><samp id="ud4tc"><dl id="ud4tc"></dl></samp></optgroup>
              <delect id="ud4tc"><p id="ud4tc"></p></delect>
                blued视频免费观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