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隨筆丨兵法與投資
本期作者
一、被誤解的經典
一次出差途中,因為飛機延誤,在候機廳的書店里翻書打發無聊時間。偶然間看到一本關于《孫子兵法》的解讀,作者是國內某知名的營銷人士,本來完全不抱期待地翻開試看兩頁,竟然被內容大為吸引,最終買下并在旅途中囫圇吞棗地讀完一遍。
印象最深的有幾處解讀,顛覆了我對《孫子兵法》的刻板印象。或者說普羅大眾對于經典存在著普遍的誤解:認為兵書就應該是奇謀巧計、陰謀詭計,就應該教人如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如何出奇制勝、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實現小概率的事件,從而得以建立足以名垂千古、彪炳史冊的輝煌戰績……
我們對于經典的誤讀實在是太深了,甚至走向了反面。其實《孫子兵法》核心的思想是非常強調實事求是、特別推崇穩扎穩打的。
二、打仗要“以強勝弱”
兵法開篇是《計篇》,《孫子兵法》的“計”是計算的計、計劃的計,而不是計策的計、奇謀巧計的計。開戰之前要先權衡利弊、計算得失,充分做好敵我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對比計算。所謂“五事七計”,是從五個方面、七個科目,分別進行打分。得分高的勝算大,得分低的勝算小,因此“多算勝,少算不勝”。
所以,孫子開篇說的就是“以強勝弱”,他是不相信(至少不推崇)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沒有誰會拿國家民族的命運,去賭小概率事件。
三、不可勝在己
《孫子兵法》其實是非常“保守”的戰法:“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孫子認為真正善于作戰的人,先規劃和準備好自己,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一方;然后再耐心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所以,孫子教人打仗首先要規劃計算如何不敗,不可被戰勝;其次才是規劃計算如何等待時機戰勝敵人。
曾國藩肯定掌握了《孫子兵法》的精髓,他是一個“守拙”的人,不喜歡取巧的東西,也不相信什么四兩撥千斤的事情。因為勝利果實從來不是強攻出來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來的。
曾國藩通過“結硬寨、打呆仗”平定了太平天國,他率領的湘軍每攻克一個城市,都要用一年兩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挖壕溝。當時的湘軍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施工隊:每到一個地方就在城外扎營,然后挖戰壕、筑高墻,把進攻變成防守,先讓自己處于不敗之地。直到被圍城市彈盡糧絕之后,再輕松克之。就這樣,湘軍與太平軍糾斗13年,通過安營扎寨、挖溝筑墻、圍而耗之的“呆方法”,以極小的傷亡,獲得戰爭最終勝利。
四、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世俗的世界,總是更容易記住和流傳那些匪夷所思的、不同尋常的勝利。如果是以多勝少、以強勝弱的“輕松”克敵制勝,自然難以被世人稱頌,更不具備傳播價值。所以充斥我們腦海中關于勝利、名將的記憶,大多對應著各種奇謀詭計和令人拍案叫絕的千轉百回。
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只有那些建立了赫赫戰功、不世出的名將才是名副其實的“善戰者”,而孫子心中的善戰者卻是“無智名,無勇功”的:“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這一小段我認為是《孫子兵法》的精髓之一,也是反直覺的。
將軍百戰死,自古名將更多是敗將,項羽自刎烏江、關羽敗走麥城、李廣苦戰無功。他們曾經建立的赫赫戰功,其實是難以復制的小概率事件。孫子提出真正的常勝將軍都是沒名氣的,因為他們“勝于易勝者也”。贏得容易,自然難以成為英雄,他們勝利舉重若輕,就好像舉起秋毫、看見日月、聽到雷聲那樣輕松又理所當然。
五、投資與兵法
總結以上《孫子兵法》的感悟,告訴我們:
1) 戰爭是國家大事一定要謹慎決策,只有贏面大時才可出戰;
2) 先立于不敗,再謀求勝利;
3) 應該追求可持續、能復制、勝算大、穩定的作戰兵法。
在我們的投資實踐之中,何嘗不是如此呢?
1、 首先,投資人將資金托付給資產管理人,管理人負有信義義務。面臨重托,管理人要謹慎地進行投資決策。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應當謹慎地作出,投資決策應該基于中長期的確定性,事前做好深入研究,不賭小概率事件。
2、 其次,投資要有耐心,應先立足于風險控制,絕不冒本金損失的風險。活得久才是巴菲特的制勝關鍵,只要活著,就有機會。不幻想奇跡地勝利,樂觀應對困難,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事,保持足夠的耐心,一旦改變發生、良好投資時機出現,堅決果斷地抓住。
3、 最后,在投資上我們不應過分追求赫赫戰功,謀求驚為天人的業績。而是應該踏踏實實地堅守和努力擴大能力圈,通過平穩地累積超額收益,賺本分的錢、可持續的錢,讓自己安心、投資人舒心。重要的是獲取持久穩定的勝利(中長期絕對回報),而不是獲取曇花一現的功名。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風險提示
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上一篇:基金經理隨筆丨股市里的射雕英雄
下一篇:星石深度丨美股的下跌是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