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江暉:股市迎5年牛市 星石進入滿倉新階段
作者: 時間:2014-12-19 瀏覽:8931 來源:星石投資_14年老牌私募,14座金牛獎獲得者
2014年11月28日,一則消息在基金評價圈流傳,“星石已經加倉到九成。”圈里人議論紛紛,“看來星石已經重配藍籌,加倉快得不像星石”,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說。與此同時,來自銀行渠道的消息更是驚人,在剛過去的一個月之內,星石吸引了10億元的申購資金,市場號召力明顯。
過去7年,星石董事長兼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江暉一直采取穩健保守風格的投資,在結構市里,星石的業績并不亮眼,一度被認為過于保守。但如今,星石如同結束蟄伏般生機勃勃。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保守的人。”在一間古色古香的茶室里,溫文儒雅的江暉接受采訪,首次對外界的評價做出了一個溫和而堅定的回應。
2008年,他采取了“空倉”策略,被私募行業視為打破常規的舉動。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花了7年功夫研究出“趨勢投資選時,價值投資選股”的“中國式絕對回報”的模型,正是為了能給投資者帶來“漲多跌少”的收益風險特征。2014年11月,江暉判斷2015年會是藍籌股的大牛市,果斷從11月開始進入滿倉投資。
江暉表示,滿倉的判斷源于對資金驅動力的判斷,預計A股將迎來超出想象的資金量,源源不斷的資金將以藍籌為重點投資對象,2015年,藍籌股將是引領牛市的“主力”。
資金驅動下的5年牛市
對這種“小宇宙爆發”的表現,江暉表示,星石其實自今年以來“已經在不斷逐步提高投資倉位”,只不過現在比之前更樂觀。
“我們之前判斷的是慢牛,但是到11月份,發現市場比我們想象得更快。”江暉說。“資金正在跑步入場,所以從11月份進入滿倉操作的新階段。”
年底往往是傳統的私募獲利了結、以便為老客戶準備分紅的時期,但是江暉認為,此時只是牛市的開始,一個至少長達5年的牛市正在起步,預計上漲行情在年底還將持續,再不建倉,將錯過一輪大牛市。

江暉認為,這一次牛市的驅動力是增量資金的入市,而且規模將超出想象。11月28日,A股成交量達到驚人的7千億。“7000億只是剛剛開始,未來可能有更大的日成交量出現。”他說。
他認為,過去兩年成長股行情為代表的結構性牛市,正是因為增量資金不夠。但是現在,資金情況發生了變化。增量資金來源于四個方面。
首先是全社會大類資產配置的轉移:各大類資產中,股票資產由于連續7年的長期調整,是目前唯一且顯著的估值洼地。房地產市場經歷了16年的上漲,資產價格明顯處于歷史高位,部分城市如北京的房價已經翻了10倍,新增貨幣資金量將不再主要流向房地產。實體經濟方面,由于產能過剩,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將進入長期的輕微通縮狀態,預計通脹僅在0-2%之間,所以實業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將下降,原本投資實業的部分資金將分流固定收益類資產方面。隨著利率中樞的下降,理財收益、貨幣基金收益、固定收益信托的收益都將下降,而股市的收益率正在上升。因此,原本投資房地產、實業、固定收益類資產的自今年起將流入股市,導致較大的牛市。
其次是政府投放的新增貨幣供應量。為了保證經濟增速,預計貨幣寬松政策將持續,投放的貨幣首當其沖地會進入低估值的股市。
再次,隨著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外資持續流入股市,這將是長期持續的過程。
最后,是隨著股市收益率上升而來的正反饋資金效應。“牛市中,公募和私募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將上升,帶來公私募資金規模的上升,散戶資金和保險資金也將入場。”江暉說。
他預計,隨著3000點的突破,后知后覺的資金將滾滾而來。到那時,公私募基金的規模將會翻倍。而保險資金對股票資產的配置,將從當前的7個點左右,上升到至少15個點。
2015年是藍籌股大牛市
2014年7月22日以來的4個月里,上證指數從2050點上漲至11月28日的2680點,漲幅達30.7%,滬深300指數漲幅也近30%。但同期創業板指僅上漲19.04%——藍籌股的修復行情已被確定。
但隨著3000點的接近,未來一年牛市究竟是成長還是藍籌的天下,輿論分歧漸起。江暉認為,藍籌股的上漲將不止于估值修復,而是真正的牛市開始。
“基金、保險、外資等主力資金源源不斷地進入股市,必然以藍籌股為投資重點,因為他們的投資傾向就是符合價值投資標準的股票,”他說,“去年基金轉向成長股,是因為增量資金不夠多,公募基金不愿意配置市值較大的藍籌股。”
江暉認為,2015年將是藍籌股大牛市,上證指數、滬深300或將在明年二季度才會有短期盤整,但向上的強勢路線不會改變。
為了迎接2015年的牛市,星石近期的滿倉位投資組合里,占據大半倉位的是藍籌股,包括證券、保險、化工、食品飲料、醫藥、交運等行業。但他強調,所謂的藍籌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值較大的股票,而是仍要具有一定的成長性。例如化工行業,他表示,看好的只是其中受益油價下跌這個大周期的行業。而看好保險,也是因為隨著利率中樞的下降,保險產品將重新受到投資者歡迎,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將提升。此外,星石的部分持股還來自傳媒、軟件等成長性行業。“或者說,2015年是泛藍籌的大牛市。”
不過,江暉表示,接下來的牛市將不會是結構性的,在天量的新增資金下,在轉型帶來的產業增長空間下,成長股也將有所表現,整個A股呈現“普漲”態勢。但是由于前期估值過高,預計2015年上漲空間將不如藍籌股,且將有一段較長的盤整期。
“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也配置了部分科技類個股,但是第一梯隊仍然是藍籌股。”他說。
滿倉操作后絕對回報風格不變
2007年星石成立,并提出“絕對回報”理念,江暉曾在2008年大熊市中以正收益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規模迅速增長到40億。然而在此后幾年時間里,星石卻因倉位始終偏低而被業內人士認為過于保守。
“我其實并不是一個保守的人。”江暉笑著說。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他在做一件事情——研究“A股絕對回報”,他希望在任何市場結構、任何倉位下,都實現“漲多跌少”這一不太符合“高收益高風險”常識的收益回報特征。
2014年,星石推出“中國式絕對回報模型”,一改過去籠統的大盤選時模式,而采用板塊選時法,將整個市場分為了數大板塊(目前已優化的模型包括周期、消費、科技、防御四大板塊),每一個板塊里包含多個行業,如果一個行業里趨勢向好的行業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或者說板塊內行業共振強勁,意味著該板塊的投資機會來臨。“這種共振能帶來板塊的安全性。”
挑選出板塊后,則是價值投資選股。在每一個板塊中挑出的趨勢最好行業后,進一步細分其子行業的研究,選出趨勢最強的子行業,然后再根據價值投資的理念,選出子行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組建星石的核心股票池。
在這個模型下,星石對下行風險的控制依舊不變,但投資的出擊次數明顯增加,抓取機會的能力顯著提升。
“即使是現在進入滿倉投資的新階段,星石產品在收益增加的同時,波動也是可控的,以實現‘漲多跌少’的產品特色。”
7年磨一劍。在市場眼里,江暉是一個執著于A股主動管理和絕對回報的“偏執狂”。畢竟,從2007年至今,中國的私募行業從最初的零星發展,到如今已如火如荼、百花齊放,而當年和江暉一同“奔私”的“老人”,有的已經籍籍無名,有的卻憑借“多元化”戰略,在固收、定增、一級市場、海外市場、新產品策略等多個新領域發展得風生水起,規模也迅速擴大。
“不是我不能做這些,”江暉說,“但是作為私募,需要有其核心競爭力。”
當年在公募的他,曾以債券投資聞名,也曾經是中國第一代期貨研究員,無論是債券私募產品,還是市場中性產品都有人主動找來希望星石能夠發行,但江暉都拒絕了。他認為私募行業利潤較高,新入者前赴后繼,因此競爭激烈,而私募投資者金融素養較好,對管理人的判斷力較強,如果在某一個業務上沒有絕對優勢,很難源源不斷地吸引資金,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本身的核心業務。
“我相信,做好主動股票管理這一項業務,也能把規模做大。”江暉平靜地說。
新一輪的牛市,或許即將給他答案。剛剛從渠道涌來的10億資金,已經是第一聲呼應。
過去7年,星石董事長兼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江暉一直采取穩健保守風格的投資,在結構市里,星石的業績并不亮眼,一度被認為過于保守。但如今,星石如同結束蟄伏般生機勃勃。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保守的人。”在一間古色古香的茶室里,溫文儒雅的江暉接受采訪,首次對外界的評價做出了一個溫和而堅定的回應。
2008年,他采取了“空倉”策略,被私募行業視為打破常規的舉動。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花了7年功夫研究出“趨勢投資選時,價值投資選股”的“中國式絕對回報”的模型,正是為了能給投資者帶來“漲多跌少”的收益風險特征。2014年11月,江暉判斷2015年會是藍籌股的大牛市,果斷從11月開始進入滿倉投資。
江暉表示,滿倉的判斷源于對資金驅動力的判斷,預計A股將迎來超出想象的資金量,源源不斷的資金將以藍籌為重點投資對象,2015年,藍籌股將是引領牛市的“主力”。
資金驅動下的5年牛市
對這種“小宇宙爆發”的表現,江暉表示,星石其實自今年以來“已經在不斷逐步提高投資倉位”,只不過現在比之前更樂觀。
“我們之前判斷的是慢牛,但是到11月份,發現市場比我們想象得更快。”江暉說。“資金正在跑步入場,所以從11月份進入滿倉操作的新階段。”
年底往往是傳統的私募獲利了結、以便為老客戶準備分紅的時期,但是江暉認為,此時只是牛市的開始,一個至少長達5年的牛市正在起步,預計上漲行情在年底還將持續,再不建倉,將錯過一輪大牛市。

江暉認為,這一次牛市的驅動力是增量資金的入市,而且規模將超出想象。11月28日,A股成交量達到驚人的7千億。“7000億只是剛剛開始,未來可能有更大的日成交量出現。”他說。
他認為,過去兩年成長股行情為代表的結構性牛市,正是因為增量資金不夠。但是現在,資金情況發生了變化。增量資金來源于四個方面。
首先是全社會大類資產配置的轉移:各大類資產中,股票資產由于連續7年的長期調整,是目前唯一且顯著的估值洼地。房地產市場經歷了16年的上漲,資產價格明顯處于歷史高位,部分城市如北京的房價已經翻了10倍,新增貨幣資金量將不再主要流向房地產。實體經濟方面,由于產能過剩,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將進入長期的輕微通縮狀態,預計通脹僅在0-2%之間,所以實業投資的預期回報率將下降,原本投資實業的部分資金將分流固定收益類資產方面。隨著利率中樞的下降,理財收益、貨幣基金收益、固定收益信托的收益都將下降,而股市的收益率正在上升。因此,原本投資房地產、實業、固定收益類資產的自今年起將流入股市,導致較大的牛市。
其次是政府投放的新增貨幣供應量。為了保證經濟增速,預計貨幣寬松政策將持續,投放的貨幣首當其沖地會進入低估值的股市。
再次,隨著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外資持續流入股市,這將是長期持續的過程。
最后,是隨著股市收益率上升而來的正反饋資金效應。“牛市中,公募和私募的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將上升,帶來公私募資金規模的上升,散戶資金和保險資金也將入場。”江暉說。
他預計,隨著3000點的突破,后知后覺的資金將滾滾而來。到那時,公私募基金的規模將會翻倍。而保險資金對股票資產的配置,將從當前的7個點左右,上升到至少15個點。
2015年是藍籌股大牛市
2014年7月22日以來的4個月里,上證指數從2050點上漲至11月28日的2680點,漲幅達30.7%,滬深300指數漲幅也近30%。但同期創業板指僅上漲19.04%——藍籌股的修復行情已被確定。
但隨著3000點的接近,未來一年牛市究竟是成長還是藍籌的天下,輿論分歧漸起。江暉認為,藍籌股的上漲將不止于估值修復,而是真正的牛市開始。

江暉認為,2015年將是藍籌股大牛市,上證指數、滬深300或將在明年二季度才會有短期盤整,但向上的強勢路線不會改變。
為了迎接2015年的牛市,星石近期的滿倉位投資組合里,占據大半倉位的是藍籌股,包括證券、保險、化工、食品飲料、醫藥、交運等行業。但他強調,所謂的藍籌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市值較大的股票,而是仍要具有一定的成長性。例如化工行業,他表示,看好的只是其中受益油價下跌這個大周期的行業。而看好保險,也是因為隨著利率中樞的下降,保險產品將重新受到投資者歡迎,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將提升。此外,星石的部分持股還來自傳媒、軟件等成長性行業。“或者說,2015年是泛藍籌的大牛市。”
不過,江暉表示,接下來的牛市將不會是結構性的,在天量的新增資金下,在轉型帶來的產業增長空間下,成長股也將有所表現,整個A股呈現“普漲”態勢。但是由于前期估值過高,預計2015年上漲空間將不如藍籌股,且將有一段較長的盤整期。
“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也配置了部分科技類個股,但是第一梯隊仍然是藍籌股。”他說。
滿倉操作后絕對回報風格不變
2007年星石成立,并提出“絕對回報”理念,江暉曾在2008年大熊市中以正收益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規模迅速增長到40億。然而在此后幾年時間里,星石卻因倉位始終偏低而被業內人士認為過于保守。
“我其實并不是一個保守的人。”江暉笑著說。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他在做一件事情——研究“A股絕對回報”,他希望在任何市場結構、任何倉位下,都實現“漲多跌少”這一不太符合“高收益高風險”常識的收益回報特征。
2014年,星石推出“中國式絕對回報模型”,一改過去籠統的大盤選時模式,而采用板塊選時法,將整個市場分為了數大板塊(目前已優化的模型包括周期、消費、科技、防御四大板塊),每一個板塊里包含多個行業,如果一個行業里趨勢向好的行業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或者說板塊內行業共振強勁,意味著該板塊的投資機會來臨。“這種共振能帶來板塊的安全性。”
挑選出板塊后,則是價值投資選股。在每一個板塊中挑出的趨勢最好行業后,進一步細分其子行業的研究,選出趨勢最強的子行業,然后再根據價值投資的理念,選出子行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組建星石的核心股票池。
在這個模型下,星石對下行風險的控制依舊不變,但投資的出擊次數明顯增加,抓取機會的能力顯著提升。
“即使是現在進入滿倉投資的新階段,星石產品在收益增加的同時,波動也是可控的,以實現‘漲多跌少’的產品特色。”
7年磨一劍。在市場眼里,江暉是一個執著于A股主動管理和絕對回報的“偏執狂”。畢竟,從2007年至今,中國的私募行業從最初的零星發展,到如今已如火如荼、百花齊放,而當年和江暉一同“奔私”的“老人”,有的已經籍籍無名,有的卻憑借“多元化”戰略,在固收、定增、一級市場、海外市場、新產品策略等多個新領域發展得風生水起,規模也迅速擴大。
“不是我不能做這些,”江暉說,“但是作為私募,需要有其核心競爭力。”
當年在公募的他,曾以債券投資聞名,也曾經是中國第一代期貨研究員,無論是債券私募產品,還是市場中性產品都有人主動找來希望星石能夠發行,但江暉都拒絕了。他認為私募行業利潤較高,新入者前赴后繼,因此競爭激烈,而私募投資者金融素養較好,對管理人的判斷力較強,如果在某一個業務上沒有絕對優勢,很難源源不斷地吸引資金,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本身的核心業務。
“我相信,做好主動股票管理這一項業務,也能把規模做大。”江暉平靜地說。
新一輪的牛市,或許即將給他答案。剛剛從渠道涌來的10億資金,已經是第一聲呼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