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快回本的基金總拿不住?
時間:2022-12-19
作者:
11月以來,隨著市場的持續反彈,大部分基金陸續回血,一些投資者的持倉也開始回正,很多人買入被套后盼著早日回本,一旦回本反而失去了目標。一方面擔心未來產品凈值下行,好不容易回本的基金再次虧損;另外一方面又怕錯過市場繼續好轉帶來的收益空間。接近回本的基金,到底是該贖回還是繼續持有,我們不妨在歷史數據中找找答案。
為什么回本的基金拿不住?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市場大幅下跌后的上漲階段,偏股混合型基金反而贖回更多,例如2019年1-4月,2020年5-7月,在經歷了2018年初以及2020年初以來的下跌,市場反彈上漲后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贖回。
從歷史數據來看,偏股基金在市場上漲期間贖回更多(億份)
在實際投資中,投資者往往是虧損的基金拿得住,但是回本或者有浮盈的基金拿不住。賣出了上漲的基金,留下了持續虧損的基金,出盈保虧,結果就是賣掉了表現好的資產,持有表現相對差的資產,從而拉低整體的收益。
回本就贖回會錯過什么?
偏股型基金回本后繼續持有一段時間收益大多還不錯。計算1573個偏股型公募基金在2017.1.1-2021.12.31的最大回撤以及修復時間,有92%的基金在經歷了最大回撤后創下新高,平均修復天數304天。如果在基金修復后繼續持有1個月,6個月,1年以及2年,平均區間收益都大于0,且隨著時間的拉長收益也在增加。
基金的大部分的收益集中在少數的上漲階段,正是這些天的高回報支撐起總體的好收益。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自成立以來收益為932%,當錯過漲幅前10%的交易日后,收益大幅縮水為為-99%,幾乎虧完了本金。因此不要在經歷了漫長回本階段的煎熬后,倒在黎明前。
贖回or繼續持有,回本不是關鍵
投資基金不是為了回本,而是為了獲得長期的收益。一時的盈虧狀態不能作為判斷贖回與否的依據,選擇贖回還是持有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① 是否達到了自己的投資目標
任何投資目標一定不是為了回本,而是實現自己的合理的預期收益,可以預先設置好止盈線,達到目標了就選擇贖回,見好就收、落袋為安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
② 能否找到更好的投資選擇
如果投資者有更好的產品,則可以考慮贖回并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可以基于自身的投資偏好、流動性安排、以及對未來市場風格的判斷和基金產品的投研能力與風格來綜合考慮。
同時也要重新審視目前持有基金的情況,比如基金的波動是否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基金經理投資風格是否漂移,基金投資方向是否發生變化,如果有類似情況,則需要考慮止盈贖回。如果并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不妨考慮繼續持有手上的基金。
③ 管理人的歷史上類似狀況的表現如何
盡管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但是在相似市場環境下的表現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研究過去基金管理人回撤修復后的表現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果基金在歷次較大的回撤后能夠快速反彈,說明基金經理有著優秀的選股能力,面對不同市場風格都能靈活應對,跟上市場的回暖速度,對于這樣的基金,長期陪伴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總的來說,贖回與否,既取決于我們自身的風險偏好,收益目標,是否有更好的投資標的,也取決于基金本身業績如何,基金經理是否足夠優秀等因素,投資者也一定要警惕回本就贖回對收益的侵蝕。
風險提示
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于公開渠道,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